我国铜精矿进口量仍然较高对外依存度高的局面长期存在
时间: 2024-12-18 05:15:32 | 来源: 欧宝体育官方网站
目前,全球铜储量最多的国家是智利、澳大利亚和秘鲁,分别占世界铜储量的 21.35%、10.90%和 9.10%,我国的铜储量仅占全球储量的 3.03%。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统计,预计 2022 年度全球可采铜资源储量为 8.9 亿吨,具体如下:
2022 年全球铜精矿需求大多分布在在亚洲、美洲和欧洲三个地区,根据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nternational Copper Study Group) 等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铜精矿需求量保持增长趋势,同比增长 1.60%,2022年全球铜精矿需求量为 1,814 万吨,预计 2023 年需求量有望达到 1,887 万吨,同比增长 4.00%。
2022 年,全球铜精矿需求总体维持了较好的增速,但增速略低于预期。主要是智利部分冶炼厂先后暂停生产导致智利的铜精矿需求量同比减少,以及我国铜精矿需求量增速整体低于预期。2022 年,我国的铜精矿需求量为 795.00 万吨,同比增加 5.00%。其他主要国家如日本、俄罗斯、赞比亚、韩国、波兰和美国等铜矿需求小幅增长或相对平稳。
目前全球的铜冶炼产能分布较为集中,亚洲地区对铜精矿的需求量最大,2022 年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四个国家对铜精矿的需求量将合计达到 1,008.00 万吨,占全球铜精矿需求总量的 55.60%,其中 2022 年我国对铜精矿的需求量预计为 795.00 万吨。
铜具有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等特点,可以组成众多合金,因此铜在电力电缆、电子元件、建筑材料,家电等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从主要精铜消费国家和地区来看,除电力、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外,2022 年我国各终端产品消费呈现较为稳定的趋势,精铜消费量为 1,332.00 万吨,增长0.20%,占全球精铜消费量的54.20%。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铜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
根据中电联统计,截至 2022 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 25.6 亿千瓦,同比增长 7.8%。2022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 2.0 亿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1.6 亿千瓦,新投产的总发电装机规模以及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均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截至2022 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 25.6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12.7 亿千瓦,同比增长 13.8%。在新能源发电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带动下,预计 2023 年全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规模有望达到 2.5亿千瓦左右,预计 2023 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28.1 亿千瓦左右。“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入3,500 亿美元(约合 2.23 万亿元)推进电网转型升级,意味着 2023-2025 年我国电网投资仍有巨大增幅空间,进而将促进对铜的需求。
由于全球大型铜矿山和铜冶炼产能分布在不一样的区域,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铜矿产资源优势国家主要向冶炼产能较大的亚洲和欧洲地区出口铜精矿。铜精矿出口国家中,智利、秘鲁是最主要的出口国,两国铜精矿的合计出口总量为 500 万吨左右,约占全球铜精矿出口总量的 55%;而亚洲地区则以进口铜精矿为主,约占全球铜精矿进口总量 80%以上。我国没有铜精矿出口,我国是全球铜精矿最大的进口国。上述情形主要系全球铜矿产能和铜冶炼产能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所致,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该种不平衡分布的格局不可能会发生改变。
从全球铜矿生产企业的分布来看,全球铜储量最多的国家是智利、澳大利亚和秘鲁。从全世界来看,2022 年全球排名前五的主要铜矿生产国分别为智利、刚果(金)、秘鲁、中国和美国,其中我国 2022 年的铜矿产量约占全球铜矿产量的 8.60%,而排名第一的智利 2022 年的铜矿产量约占全球铜矿产量的24.09%,由此可见,我国的铜矿产量在全世界内来看还是相对偏小。
从全球主要铜矿生产企业来看,排名前 10 位企业的产量达到 1,030 万吨铜,全球占比约 47.30%,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
目前全球矿业巨头大多位于美洲及欧洲地区,中国企业除紫金矿业 2022 年产量排名进入全球前十外,别的企业的规模均比较小,欧美老牌矿业巨头在产量上依然拥有较大优势,我国企业与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预计 2022 年我国有 6 个省区的铜精矿含铜产量超过 10 万吨,分别为西藏、江西、云南、黑龙江、甘肃和新疆,上述六个省份合计铜精矿产量 125.40 万吨,占全国总量的比例为 64.70%,我国铜精矿生产地区集中度相对较高。
目前我国铜矿开采主要是露天采矿和地下采矿两种模式。露天开采是将矿体上覆的岩层剥离,然后自上而下顺次开采矿体。由于能够正常的使用大型采矿机械,比地下开采具有开采效率高、成本低、生产能力大等优越性,但矿床一定要具有露天开采条件。目前我国仅有少数大型、特大型铜矿床适合露天开采。地下采矿的开采深度一般在 300~800m,个别的达到1,000m 以上,其开拓方法,根据矿区的地形和矿体产状、规模和埋藏深度等,一般会用竖井开拓、平硐开拓、联合开拓和斜井开拓等四种方法。随着对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导致开采深度增大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地下开采的比例呈上升的趋势。不同的采矿方法,其采矿工艺流程、采矿机械设备、采区巷道布置和开采顺序也不同。因此,采选企业要根据矿床赋存条件和矿石与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因素,确定恰当的采矿方法,选取适宜的机械设备,如果采矿方法和机械设备选择不当,将影响矿山生产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
从选矿步骤来看,最常用的选矿方法有重力选矿法、磁选法和浮游选矿法(或叫浮选法)。目前,浮选的应用场景范围已经很广泛。浮选方法的应用,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矿冶技术的重要成就,在处理细粒贫矿石、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矿产资源逐渐紧缺和选矿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具有经济价值的选矿品位呈下降趋势,因此选择适当的采矿和选矿方法,做综合采选、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回采率,降低矿石的损失率和贫化率,才能合理地利用多金属矿石中的各种有用成分。
我国铜资源储量相对短缺,加上铜矿石平均品位不高,原料供应已成为制约我国铜产量的瓶颈。随着露天易采矿床的减少及大型矿山开采年限增加,我国铜资源面临储量减少、开采难度增加等问题。2022 年度我国铜矿产量同比增长 6.97%,铜矿产量增长主要来自于紫金矿业旗下 2021 年底顺利建成投产的驱龙铜矿和 2022 年达产的西部矿业旗下玉龙铜矿改扩建项目。尽管我国铜矿产量有所增长,但我国铜精矿进口量仍然较高,对外依存度高的局面长期存在。根据《“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我国将加大铜等紧缺性矿产资源探矿力度,积极开展现有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该规划提出,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有关计划要求,实施战略性矿产国内找矿行动,实现找矿增储。支持铜矿等国内重点矿山建设,其中铜矿建设被列入战略资源安全保障工程。因此,作为重要的紧缺性及战略性矿产资源,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为行业及上下游相关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行业格局,铜矿资源的开采作为战略资源安全保障工程,新的市场进入者进入本行业面临较多障碍。
我国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从事有色金属采选需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登记并取得相关开采资质。根据我们国家现行法律和法规,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实行许可证制度,只有取得探矿权、采矿权才能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因此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一定要符合规定的资质条件。
出于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经济利益等方面的考虑,有色金属采选有着较高的技术和装备要求。同时,有色金属矿山采选企业一般地处偏远山区,矿山生产管理涉及采、掘、选、安全、环保、运输、能源、成本等诸多方面,要求参与企业拥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管理团队和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因此,有色金属采选企业和管理团队需要长期积累、磨合,并慢慢地增加人才储备。
有色金属采选依赖于企业掌握的矿产资源。目前,我国可开采铜矿资源量总体偏小,且国内对铜精矿的需求还存在某些特定的程度的进口依赖。我国尚无铜精矿出口,国内现有的铜精矿产量不能够满足下游铜冶炼行业的需要。近年来,我国新发现的铜矿床大多处于开采条件困难的西部高海拔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对生产和运输影响较大,对生产和管理上的水准要求比较高。行业内企业是否控制相关矿产资源及资源保有储量的大小是影响行业内公司发展的重要的条件之一。
铜矿采选行业属于重资产型产业,在生产装置的投入规模上较大,装置基本为非标准件且设备专业性较强,此外,矿产资源的勘探专业性强,并伴有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从探明矿床到开采,建设周期长,配套、基础设施投入很大,且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高,因此相关项目资金投入较大,对生产企业的资金实力有较高的要求。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铜矿采选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